歷史沿革、學系特色
歷史沿革
本校創建於民國五十四年,設置之初本系並未成立,直到民國六十三年,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工商企業紛紛興起,政府更展開十項公共建設,百業走出第一次能源危機的陰霾;鑒於來日復甦繁榮之際,有關於稅務管理、財務會計人才呈現不足,培養斯等人才刻不容緩。於是,本系前身-財政稅務管理科便在此大環境下奉教育部核准,於民國六十四年開始招收三專部學生,民國七十六年復增設五專部;民國八十三年本校改制為私立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本系配合改制全銜為財政稅務管理學系;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一日本校改名為真理大學,本系則隸屬於財經學院。另本系成立時系名為財政稅務管理學系,為避免因系名關係而出現是否該歸屬管理學院造成混淆,遂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三十日向教育部申請更名為「財政稅務學系」,並於八十八年八月六日經教育部核備完成,本系全銜為「財政稅務學系」(Department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簡稱「財稅系」。
本系日間部在八十九學年度已全部完成建制,現每年級各二班合計八班;另本系在職教育學程上原設有三專在職班及二年制在職專班兩類,前者招生對象為三專畢業生(入學後上課兩年修滿六十學分),後者招生對象為二、五專畢業生(受業二年需修滿七十二學分)。惟目前配合學校在職教育之發展,本系三專在職班已於九十二學年度停止招生,另二年制在職專班本系近年來也面臨學生來源不足的困境,學校已於九十七年三月間宣布九十七學年本系停止二年制在職專班的招生。俟一0八學年度,因應社會的變遷,本系改名為理財與稅務規劃學系(Department of Finance and Tax Planning),簡稱「財稅系」,目前專任教師7位,合聘教師1位,兼任教師2位。
系所特色
- 以經濟學、會計學、法學為基礎,配合管理技能、電腦科技、金融實務及各類租稅法規;綿密組織成本系教學導向,以培育理論與實務兼修之財政稅務專業人才。
- 本系專業課程規劃兩個特色領域:「公共財政」與「租稅實務」,前者培養國家所需之財稅人才,後者培育中小企業所需的稅務人才。
- 注重財政稅務資訊培養,以提昇公私理財及稅務處理效率,本系訓練學生之電腦應用與操作能力,並加強其財政稅務資訊系統電腦化管理與應用的技能。
- 除加強政府公共理財之相關課程外,本系對於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以及個人理財之投資學及金融商品等,亦安排適度比率的課程,使同學熟諳公私理財之真諦,並與社會需求嚴密契合。
- 為強化上述特色,本系縮減專業必修至60學分以下,以增加選修及跨系課程,並設計三個跨系分流模組:「稅務會計」、「稅務理財」及「稅務資訊」,以落實學生職涯輔導及增強職場實務能力。
- 為做好國際化接軌工作,除基本英語訓練、財經英美時文專業選讀外,並要求各科目盡量搭配英文資料外,另積極鼓勵系上學生參加國內不同等級英文資格檢定考試,提升學生英文程度,裨益日後求職與升學。
- 在教學過程中除加強專門學識基礎外,並著重服務熱誠、敬業樂群之養成及溝通表達之訓練。